嬰兒加固時間表全攻略

何時引入固體食物及安全須知

對於父母來說,嬰兒何時開始加固飲食,以及應該如何安排加固的次序,都是重要的育兒議題。本篇將提供專業的建議,幫助您了解嬰兒的成長階段、適合的加固時機、食物選擇與進食方式,讓寶寶健康成長同時,也讓家長安心又放心。有疑問應尋找專業醫護人士查詢。

嬰兒何時適合開始加固?
信號與準備工作

一般來說,嬰兒6個月大時,已經準備好開始嘗試固體食物。除了年齡因素,以下幾個徵兆也可作為判斷:

在正式開始加固前,建議先與兒科醫生討論,確保寶寶健康狀況良好。準備工作則包括選擇適合嬰兒的加固食物、準備安全的餐具,以及確保寶寶的進食環境安靜、舒適。

加固次序與食物選擇

加固食物的次序,應由淺入深,逐步引入不同類型的營養,避免寶寶過敏反應。建議的階段如下:

初階

單一成分泥狀或糊狀蔬果(如蘋果泥、南瓜泥)

中階

引入米糊、麥粉粥,加入少量蔬菜泥或果泥

高階

加入蛋黃、豆腐、魚肉泥,逐步測試寶寶的接受度,如蛋黃、花生(應評估醫生建議)

重要的是,避免給予蜂蜜、過鹽或糖過多的食物,這些可能影響嬰兒健康或造成過敏反應。特別是含鹽、糖的食物應避免,並留意可能引起過敏的食材引入時間,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
食物的質地與進食方式

不同月齡的嬰兒適合的食物質地有所不同:

待寶寶逐漸習慣後,可以開始引導他使用湯匙或自己用手拿取食物,建立自主進食的習慣。過程中,家長應耐心陪伴,避免過早或過急,讓寶寶在歡愉中學習。

一日進食次數與分量建議

每個月齡的寶寶,進食次數與份量應逐步增加:月齡建議次數每次份量 6 個月1-2 次 1-2 小匙(約 5-10 克)6-8 個月 2-3 次 2-4 小匙(約 10-20 克)8 個月以上 3-4 次適量,一餐約 3-4 湯匙(約 30-50 克)若寶寶拒絕進食,家長不要強迫,可嘗試用不同口味或不同質地的食物,並提供充足的母乳/配方奶粉作為營養補充。切勿用零食或甜點來誘食,以免影響飲食習慣建立。

過敏反應監察與安全措施

在引入新食材時,應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,如皮疹、嘔吐、腹瀉等。如出現疑似過敏症狀,應立即停止該食物,並諮詢醫生。建議每次引入新食材後,間隔3-5天再添加其他食材,以便辨識過敏源。避免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餐具或不潔的器具,並保持進食環境安靜與衛生。此外,寶寶進食時須全程有人照顧,防止窒息等意外發生。

常見問題與專業建議 (FAQ)

  • 寶寶的食量會因生長階段和個別差異而不同,家長不必過度擔心或強迫寶寶進食。寶寶會依照身體需求自行調節食量,尤其在快速生長期食量會增加,過後可能減少仍屬正常。 
  • 剛開始添加副食品時,建議從少量開始(如一兩茶匙),逐漸增加分量和次數,並觀察寶寶的接受度。 
  • 若寶寶食慾不振,應注意是否有腸胃不適或其他身體不適,如喉嚨痛、發燒等,必要時諮詢醫生。
  • 建議約6個月大開始引入固體食物,初期以幼滑的食物糊開始,逐步增加食物的稠度至稠糊、泥蓉狀,再慢慢嘗試多樣化食物。  
  • 每次引入新食物應單一嘗試,從少量開始,連續觀察2至4天有無過敏反應,無異常才可嘗試下一種。
  • 增加水分攝取及攝入富含纖維的副食品,如青菜泥、水果泥、地瓜等,有助改善便秘。  
  • 如慾更換配方奶粉,請向專業的醫護人員查詢。  
  • 若便秘持續或伴隨腹瀉、大便帶血,應盡快就醫。
  • 從約6個月開始引入固體食物時,每次只嘗試一種新食物,從少量開始,連續觀察2至4天是否有過敏徵狀(如皮疹、嘔吐、腹瀉等)。 
  • 若無過敏反應,才可嘗試其他新食物。 
  • 需特別注意高過敏風險食物(如蛋黃、花生等),可在醫生指導下逐步引入。



  • 食物必須煮熟且適合寶寶咀嚼吞嚥能力,避免硬塊或易嗆食的食物。
  • 餵食時應讓寶寶坐直,避免躺著進食,以防嗆咳。
  • 餵食過程中應有人陪同,避免寶寶獨自進食。
  • 注意寶寶的吞嚥反應,若寶寶吐出食物或不願吃,不要強迫,稍後再嘗試。

親愛的家庭,按照嬰兒的成長階段,逐步建立正確的加固時間表,不僅能提供寶寶均衡營養,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
如需更詳細的個別建議
歡迎與我們專業醫護人員聯絡!

如需更詳細的個別建議,歡迎與我們專業醫護人員聯絡!

聯絡我們,獲取專業育兒諮詢